沈万三在明朝初期飞黄腾达,拥有了价值连城的财富。他的豪富之名,甚至,到了两百年后的万历年间仍然妇孺皆知。由此可见,沈万三确实是一个厉害人物。
朱元璋占据江浙后,他马上旗帜鲜明地表示支持。为了表明自己的诚意,他一下子就给朱元璋送去了五千两银子和几万担粮食。但是,朱元璋志在天下,这点小意思怎么能将他收买?沈万三的赠礼不仅没有让朱元璋满足,反而激起了朱元璋的贪心。
于是,朱元璋开始想方设法地夺取他的家财。
某月的初一,朱元璋将他喊来并给了他一文钱。正当沈万三感到莫名其妙的时候,朱元璋告诉他,这一文钱是让他生利用的。明天要交上来两文,后天要四文,大后天要八文,以此类推,直到月底为止。沈万三见只是几文钱的利益,于是,满口答应了。不料回家一算,利息越滚越大,最终,竟要上交五亿多文钱。如此堂而皇之的剥削,就是有座金山银山也顶不住啊。
沈万三也知道皇帝对他的财富很是动心,于是,决定主动捐钱,以破财免灾。洪武六年,南京准备修建城墙。沈万三得知后,马上向朝廷请求,说自己想要出资帮忙。当时,总共七十多里的城墙,他一个人就负责了三分之一。仅凭一家之力能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沈万三的实力可见一斑。但是,即使是如此“懂事”的沈万三,也难免会有锋芒毕露的时候。
有一座名叫赛虹桥的石桥,至今仍然屹立在南京城外。而建造这座桥的人,相传,就是沈万三的儿媳。当年,沈万三为了展示自己的财力,建造了许多华丽的石桥。这些石桥用料贵重,价值不菲,受到了很多人的赞赏。但是,他的儿媳却对此不屑一顾。为了证明自己造的桥比公公的还要好,她自掏腰包,建造了一座工巧宏丽的石桥。
此桥一出,迅速吸引了众人的眼球,相比之下,沈万三造过的石桥全都黯然失色了。儿媳为了与公公相比竟然一掷千金,此事在令当地民众津津乐道的同时,也使沈家的风头一时无两。由于“虹”与“公”同音,很多人都将此桥叫做“赛公桥”。
关于沈万三发家的原因,民间大致有这三个说法。
一、靠种地:此说虽然看起来可笑,但却是沈家的立业之本。当年,他的父亲在田地中辛勤劳作,为沈家赚取了第一桶金。等到沈万三接受家业的时候,沈家已经从一户普普通通的农家人变成了吃穿不愁的地主。
虽然,当时战乱不断,但是,沈家所处的江南一带并未遭受战争的创伤。沈万三将田中所产的大量稻米卖给北方的饥民,从中赚的盆满钵满。手中有了资金后,他继续扩大自己的土地,然后,再将粮食卖出去。如此循环往复,沈万三理所当然地成为首屈一指的大富商。
二、靠别人赠送:许多人都说沈万三的财富来自一个人的赠送,这个人就是长洲甫里(今甪直)的陆德原。
那么,这件事是否是真的呢?
研究人员根据当时的《陆德原墓志铭》一文,看出了一些蛛丝马迹。文中所载,陆德原家中本就富裕,又继承了家族中的数千亩良田。但是,他并没有为富不仁,而是将钱都花在了家乡的教育上。他不仅在家乡办起了书院,还为当地的县学捐了很多钱。
陆德原在至元六年(1340年)驾鹤西去,去时之时他的儿子才八岁,还有一个尚在襁褓之中的小女儿。陆德原为了教育一掷千金,并且,有很多亲人。如此看来,他将万贯家财赠给沈万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就算是他愿意,他的家人也会想尽办法去反对。
说他帮助过沈万三还可能,但是,说他将万贯家财传给沈万三就太过夸张了。
三、靠海外贸易:有很多大家都表示支持此说,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明史学者吴晗。当时,中原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在海外非常受欢迎。嗅觉灵敏的沈万三看到了这一商机,果断地开展了海外贸易,并因此,一跃成为了当时的大豪富。
其实,这三个原因应该结合起来看。沈万三很可能是靠种地积累财富,然后,在接受了陆德原的帮助后,凭借海外贸易发家的。沈家在处于财富巅峰的时候,沈万三的弟弟沈贵已经看到了潜在的危机。忧心忡忡的沈贵曾经写信劝过哥哥沈万三,想让他行事低调一点。
甚至,为了躲避灾祸,沈贵甚至建议让沈家从事耕织。但是,沈万三并没有将弟弟的话放在心上。他想通过向朝廷捐钱来使皇帝信任自己,但是,他还是低估了朱元璋。朱元璋见沈家拥有着与大明分庭抗礼的财力,早已下决心铲除这个豪富。
洪武三年,当时,沈万三已经去世,可是,朱元璋还是没有放过沈家。他下令增加江南一带的赋税,并对江南的富商采取了很多严苛的政策。在朝廷的打压下,沈家渐渐失去了往日的荣光。但沈家毕竟家大业大,虽然受到了朝廷的针对,还是可以凭借祖产维持奢华的生活。
朱元璋见沈家仍然屹立不倒,于是,在洪武十九年以涉及党争为缘由,将沈万三的两个孙子关进了监狱。为了将两人救出来,沈家花了数万两银子进京打点。洪武二十六年,由于受到了蓝玉案的牵连,沈万三的曾孙沈德全等六人和女婿顾学文被朝廷下令凌迟处死。
从此之后,沈家一蹶不振,慢慢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封建社会中,商人虽然可以拥有数不清的财物,但其生死存亡,还是在皇帝的一念之间。若是沈万三自散家财,上交朝廷,尚且还有一线生机。倘若这样,朝廷在收起杀心的同时,也会心照不宣地赐他以名,让他终老天年。但是,沈万三在低估了朱元璋的同时,也高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