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极端民族主义在天朝一直盛行不衰,比如义和拳、本朝毛太祖的闭门造车……
真正的文化自信,是包容而不是对立。发扬中国传统节日的同时,也不必排斥国外节日。
1. 圣诞,一个童话的围剿
还是在一个月前,浙江义乌一个加工厂内,一个写满疲惫的女工,正赶着通宵,为一笔12月的国际订单忙碌着,这个晚上的加班费,可以让她请自己孩子在肯德基点上一份豪华的全家桶。
在义乌“圣诞村”,周边有600余个工厂和作坊,每年都会生产价值超过30亿美元的圣诞相关产品,向全世界出口。光是在美国,中国制造的圣诞饰品进口市场的92%。
这些工人自豪地说:“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圣诞礼品加工厂,全世界每10棵圣诞树中,就有9棵源自中国”。不过,让人遗憾的是,喜欢“植树”的中国人,却慢慢开始容不下一棵“圣诞树”。
不知从何时起,朋友圈里开始风声鹤唳:
“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人,如果炎黄子孙,也去给洋节升温助力,国何以堪?”
“西方有个老头叫圣诞老人,没给中国人带来啥好处,狂欢夜是八国联军庆祝丹东屠城的纪念日,不少中国人却还花钱为这个老头过生日”
“中国人,不要再稀里糊涂过洋节了!”
诸如此类。
还有一些高校还在圣诞前发布通知,禁止该校各级组织举办与“平安夜”“圣诞节”等西方宗教节日相关的活动。
是呀,圣诞节凭什么那么火,难道中国的春节、元宵、腊八、清明、端午、中秋、重阳……不好吗?
2. 何以谓华夏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北部某国的国王的儿子,后来,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舍弃王位,出家修道。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
后来,人们为了效仿释迦牟尼成道的典故,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
宋朝《梦粱录》载:“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寺等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其实,我国也有“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的风俗,但没有具体日期。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由于出家人纪念佛陀成道煮粥布施大众,久而久之,腊月初八形成家喻户晓的传统日子。
瞧,佛教是印度的,天生包容的中华民族拒绝了吗?
没有啊……
从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南北朝北魏帝的“鲜卑汉化”,再到盛世大唐的“万国来朝”,发源于黄河谷地一隅旱土的汉文化,因为其他民族的征伐衰落过吗?
没有啊……
傣族的泼水节、傈僳族的刀杆节、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哈尼族的扎勒特、藏族的酥油花灯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拉祜族的月亮节……我们抵制过吗?
没有啊……
最先从黄河发源的汉民族,以礼仪立邦,以德化服人,何曾自视甚伟,何曾骄纵狂傲,外族来犯,我们以教化服之,以文明导之,并不断辅以新的内涵,为我所有,为我所用,这才汇聚56个民族于华夏,生生不息。
不信?端午发源于楚水,于黄河何涉,如今南北上下,何人未尝过粽子的美味?
再来看国外的圣诞存在吃苹果一说吗?并没有。
在 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当时从港澳台来的留学生不多,他们中的部分人有过圣诞节的习惯,但没有火鸡,也没有圣诞大餐,有钱也买不到些什么东西。
12月市面上,也只有苹果这种水果卖,于是他们就吃苹果庆祝,寓意新年里平平安安。之后,圣诞吃苹果的风俗才在中国流传。
如今的平安夜,一些家长们会和孩子一起装扮圣诞树,一面编织着善意的谎言——宝贝,在床尾放只袜子,圣诞老人会给你一份礼物。
难道,这样的节日不温馨吗?这样的谎言,不应该在一个大国有立足之地吗?
1886年5月1日,美国2万多个企业的35万工人大罢工,并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迫使资本家实施8小时工作制。之后,这一天成为美国的劳动节。
“新中国”成立后,同许多国家一样,中国也将这一天确定为五一劳动节,并放假一周。
这,是标准的洋节,要不一并取消了?
抵制圣诞,不如抵制蠢蛋。
徐锦江在微博回应
3. “春节”在美国
微博上热传着,这样一个视频,一位中国小朋友刚到国外读书,当时,班里只有她一个中国人。
在到了中国春节那一天时,她没有想到,全班同学会用中文唱「新年好」!
这与最近抵制全网圣诞相比,看起来很荒诞。
中国的文化,没有走出去吗?如今,汉语言受到越来越多外国人的喜欢,同时,中国的节日也渐渐得到了其他国家喜爱。
特朗普外孙女阿拉贝拉从小就学习中文
也许会有人说,中国学生不还都在学英语吗?
其实,这正是抵制外来文化的深痛教训。明清时期,我们闭关锁国,不思进取,腐朽守旧,让中国迅速落后于世界。落后,就要学习。
纵观历史,开放走向强大,闭关走向衰退。汉民族的开放、包容、学习特质,得以形成了如今疆土广阔的多民族强国——中国。
任正非曾经激励自己的员工:
“我们不被个别西方国家认同,不要埋怨,因为我们做得还不够好。”
简单的一句话意味深长,有宽广的心胸,只要做得足够好,就不用担心华为会倒!
真正文化自信是包容而不是对立,可以发扬中国传统节日,但不必排斥国外节日。对国外的节日和习俗应该尊重,就像很多国家接纳中国的春节一样。
曾经,一个美国朋友告诉我,感恩节是美国最大的节日,所有的人都过,家庭团聚。但圣诞节只有信基督的人过,美国很多人并不信基督,信其他教,或不信教。
我说中国人不管信不信上帝,都一样热衷圣诞节等西方的节日。
她说,这是你们民族伟大的地方,兼容并蓄,信仰和实际分开。
4. 打开圣诞的正确姿势
在过去十数年,许许多多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在每年的圣诞节前后,或手持荧光棒、或手拿气球鲜花等,到大街小巷或者广场聚集,庆祝圣诞节。
我们看见,圣诞节不仅没给中国社会带来不稳定,反而带来了海量的消费,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也带来了亲朋好友之间,祥和欢乐的气氛。
一个国家十数年的高速发展和迅速成为GDP排名全球第二的原因,本是由于打开国门进行改革开放带来的福祉,如今却欲反其道而行之的迹象却越来越凸显,我们不禁要问:泱泱大国,难道不能容下一个节日?
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给别人用心准备礼物,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当温暖的节日来临之际,人们也会变得柔和起来。
小摊贩们在街角出售圣诞袜、苹果、圣诞老人,漂亮的灯光,装饰着原本清冷的城市。
年轻人在繁重的工作后,互相邀请,带着一股油腻,整装出发;或者老老实实在家刷朋友圈,在保温杯里的枸杞中分享节日的快乐。做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管它什么节日含义呢。
傍晚的市中心——有刚出炉的面包、香肠、巧克力、水果、蜡烛,以及圣诞的温暖甜腻的味道。
不妨,装一罐平安夜圣诞集市的气味,在信封上写上自己或喜欢、或关心、或深爱着的名字。
寄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