顔宁回到她的母校普林斯顿了,让你丫自封的世界一流大学自摸去吧!
最近这段时间,“茅台院士”、“黄金院士”闹得沸沸扬扬,让人大跌眼镜。
网上有人用“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为颜宁教授2017年落选中科院院士鸣不平,在一些自媒体文章中还出现了“颜宁三次落选院士”的不实消息。
2月18日,颜宁教授在微博发文,用“别这么侮辱人”来进行澄清:
……本人从来没有三次落选啊–别这么侮辱人。我只在2017年被提名过一次,除了提名之外,并未与任何人交流过细节,所以对于程序啥的还是糊里糊涂的。
之后2019年和今年都有几位院士基于我之前在国内的工作要提名,都被我婉拒了……
颜宁教授的这则回应,表述了这样三层意思:
1、我从导师施一公那里学到的最宝贵,让我特别受益的是:纯粹,做事情的纯粹。
2、我只在2017年被提名过一次,落选了。
3、此后有那么几次,有几位院士要给我提名,都被我婉拒了。
颜宁教授说的比较委婉,但在我看来,这是一个纯粹的科学家对另一群同行的睥睨:没有所谓的“三次院士落选”,而是我压根就不想参选什么院士。
这种回应方式已经给够了同行面子。
颜宁是一个做事纯粹的人,干脆直接地发声更符合她的一贯作风。
从2007年随导师施一公从国外归来后,颜宁就在清华大学担教授、博士生导师(成为当时清华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在一次学院面试博士生的现场,一位男老师提问一位女生将来如何平衡家庭和科研,颜宁当即打断了谈话,指出这是一个有性别歧视的问题,“为何面试一整天都没问过男生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
2016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学的韩春雨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发表了一篇论文,即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这项成果可媲美由美国科学家掌握的有“基因魔剪”之称的CRISPR技术。
论文发表后,在国内外引发爆炸性关注,被媒体誉为“诺奖级”实验成果。有人将韩春雨与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做类比,极尽赞美之词。
在韩春雨的论文发表17天后,颜宁发了一条微博:……这项研究不属于创新型研究,是跟风型的,没必要神话,原创在2014年。
当所有人都在陷入激动亢奋之中时,颜宁不合时宜地站出来,成为第一个公开表示对这一研究成果持观望态度的科学家。
这样的言论让那些正狂热狂喜的人不乐意了。在中文互联网上,成群结队的键盘侠展开了对颜宁的攻击,说她是在故意诋毁韩春雨,做不出真正的创新型研究而“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甚至有人还上升到人身攻击。这种莫名的攻击让一向做事纯粹的颜宁很吃惊,她只是在遵从一个科学家的良心和责任,说了句真话罢了。她说:我其实真的不是针对韩春雨这个人,我就觉得这件事演变得太疯狂了,哪像是学术界的做派啊。我觉得学界要有一个balance,就是说至少要有个平衡的声音,不能说所有人都去狂热对吧。当时在学术界对韩春雨的论文有质疑的,并不只有颜宁一人,但大家习惯了“谁都不得罪,左右逢源”的处事方式,都在保持沉默。
但做事纯粹的颜宁“眼里容不下沙子”,她认为,如果大家都不愿意去说他,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那长此以往下去,中国这个学界就是有问题的了。2016年6月,颜宁受邀成为权威科学类微信公号“赛先生”的轮值主编之一。在这以后的半年内,“赛先生”先后发布了9篇实时跟踪韩春雨事件进展的文章,对韩的实验结果表示质疑,呼吁有关部门启动学术调查。
2017年8月3日,《自然-生物技术》发布声明称,韩春雨团队主动申请撤回其于2016年5月2日发表在该期刊的论文。
在过了近两年以后,颜宁谈及韩春雨事件时,言语间依然流露出遗憾:我并没有在公共场合说(韩春雨)造假,只是如实报道别人重复不出来,这是一个客观陈述……在尚没有人可以重复的情况下,你如果贸然就大把投钱进去,那这对中国学术界的负面影响简直不堪设想。……你不觉得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吗?……(这件事情)事实上跟我个人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我觉得这件事如果处理得当,对于中国的学术道德建设或者说学术风气净化,本来可以成为一次很好的契机。至少我觉得如果不管这件事情,置若罔闻的话,it would be a shame(这是一种耻辱)。
仅仅是出于避免国家遭受重大损失的拳拳之心,在尽一个科学家应有的责任,说了真话,却莫名其妙地遭受到来自网络键盘侠的攻击。
我不知道,颜宁的心里会有多委屈和失望。
或许,从这时开始,做事纯粹不懂左右逢源的颜宁就已经萌生去意。
2017年4月,颜宁离开待了10年的清华大学,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首位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雪莉·蒂尔曼是世界著名分子生物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建校200多年来的首位女校长,这样的头衔在美国教授序列里被认为是独一无二的。
也是在这一年,颜宁被推荐为中科院院士候选人,但最终落选。
与颜宁有同样遭遇的,还有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在半导体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女科学家李爱珍,国内顶尖分子神经生物学家饶毅教授等,均无缘院士这一桂冠。
需要补充说明一下的是,在屠呦呦获得诺奖之前,竟然有一群中国科学家联名向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写信,宁愿这个奖授予国外科学家,也不想让屠呦呦这个不是院士、只是“ 三无科学家”的人得奖。国内某些拿着巨额科研项目经费的“领军科学家”,龌蹉肮脏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在国内,一些顶级的科学家与院士无缘,而另一些获得了院士荣誉的科学家,却又先后陷入各种“恶心事”的沼泽地里,纷争不断,尴尬不已。
2011年,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谢剑平,当选工程院院士,并引发舆论哗然。
2013年9月10日,在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第三法庭上,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副总工程师张曙光当庭认罪,供述曾花巨资“贿选”院士,其曝出的种种细节,令人瞠目结舌。
至于一些“学术造假”“拿钱做广告”,为保健品带货等恶心人的事,屡屡出现,直到近期曝出的“茅台院士”和“黄金院士”,让“院士”这一代表国家科学技术最高成就的荣誉称号一再蒙尘。
院士这一曾经神圣的至高无上的荣耀,正在逐渐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调侃。
而在赴美国两年后(2019年)的4月30日,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颜宁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美国国家科学院是美国科学界最高水平的学术机构之一,先后产生过250多位诺贝尔奖和普利策奖得主。
而且,颜宁在前往美国之后,一直没有加入美国国籍,她仍然是中国人。她始终是爱国的,也始终热爱科研事业。颜宁是一个淡迫名利的人,她去美国一定不是因为钱。要知道,如果是因为钱,那么最开始颜宁就不会选择回国了。至于她为什么要在回国十年后选择离开,其中原委,也许只有颜宁自己“冷暖自知”了。
我写下这篇文章,要不吝惜赞美之辞送给颜宁,绝不仅仅是因为她在科学上的成就。
一次,颜宁转发了一条关于农民工的新闻,这样写道:将来我做科研的脑瓜不灵了,就把精力放到两件事上:1.绿化;2.给民工的孩子们办学。
总觉得我们每一个过着还算体面生活的人都直接或间接地欠着这些收入与付出远不成比例的劳动者。
这段话让我很感动。
不断有专家创造出“恶意讨薪”“不宜提高农民养老金标准”等荒唐言论,很少看到一个顶层的科学精英,会认为底层劳动者的收入与付出不成比例,并且心有所亏欠。
有网友留言“我只是觉得你有点傻”“只是一时兴起说说而已”,颜宁回复:“其实说了有七八遍了”。
颜宁不是一个“说说而已”的人,她多次在微博里用文字写下对农民工的同情,也一直在默默践行对环境保护、慈善的责任。
这是一颗纯粹的灵魂,既有仰望科学星空的高度,也有关注底层百姓的温度。
颜宁的纯粹,映照出了国内某些同行的龌龊肮脏:贿选、作假、带货,为功利不惜出卖灵魂。
如果有一种花可以形容颜宁的话,我想一定是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纤尘不染,不随世俗,高贵,天真,傲然不群。颜宁在社交媒体上说,让她特别受益的是纯粹,做事情的纯粹。纯粹的做事从大的时间尺度上回看,是很幸福的事情。
纯粹,这应该是科学本来的样子,也应该是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科学精英应有的担当。
只是,在今天,纯粹已经成为了一种稀缺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