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御用画师们呕心沥血,终于完成了一幅长2.9米、宽2米的巨型画卷:《万国来朝图》。画中描绘了乾隆二十六年正月初一,诸国使臣环列于太和殿前,朝贺吾朝江山永固、吾皇万寿无疆的宏大盛典。
这是一个绵延千年的帝国之梦,是一个历代君王渴盼上演的华丽大戏。上演这出大戏的目的当然不是自己欣赏,而是为了给臣民看。他要以这种奢华夸张的场面昭告天下:我们是一个强大、富有、万国景仰的国度,能生活在这里是多么幸福多么骄傲啊!
只可惜,这确实是一个梦。
《万国来朝图》中,朝鲜、琉球、暹罗、安南、苏禄、南掌,还有据说那里的人因为“膝盖骨少了一块”而不能下跪的英吉利、法兰西、俄罗斯、荷兰等等,这些国家确实有使臣来过,但是,其一,他们并非都是所谓“朝贡”来的,多数是来通好、通商;其二,他们从没有一起来过,按当时的交通条件,即使这些国家事先约定好,也不可能在同一时间段到达。因此,《万国来朝图》完全是御用画师们逢迎皇帝之作,那样的盛景几千年来从来没有出现过。
事实上,乾隆二十六年正月初一那一天,紫禁城里一个外国使臣也没有,一切都死寂寂、静悄悄。
没有万国来朝,不妨美梦照做。而且,为了实现这一梦想,耗费多少金钱和人力也在所不惜。
最早排演“万国来朝”这出大戏的,是中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皇帝之一隋炀帝。
隋炀帝在位仅十几年,却堪称最好大喜功的皇帝之一。据载,他每年正月都要排演“万国来朝”大戏,具体来了多少外国使臣不得而知,戏场却着实大得惊人,吹拉弹唱的戏工达1万8千多人,绵延8里地,声震数十里,沿途燃放火烛,昼夜不熄。
这位老兄为了显示被万国仰慕、被万民拥戴的盛景,肆意挥霍民脂民膏可谓是登峰造极。只可惜,耗尽国力虚造盛景,只能加速灭亡,隋朝因此成为中国最短命的王朝之一,隋炀帝也最终被“拥戴”他的人活活勒死。
隋炀帝死了,“万国来朝”的梦可没死。
不过,唐朝,作为中国最鼎盛的王朝,在构建“万国来朝”这个宏大的面子工程方面反倒不太热心,这也许就如同大汉不言个高而瘦矮之人常常炫耀肌肉一个道理。
明朝的朱棣由于篡夺了侄子的皇位,亟须证明自己皇位的合法性,然而将方孝孺灭了十族也不能得到所有读书人的认同,他就将目光转向海外。如果能够得到他国的朝拜祝贺,不也能证明自己的天子之位是顺天应人、天赐神授吗?于是,一场中国史上最为轰轰烈烈的面子工程扬帆开工。
朱棣不仅派出几十批使节分赴周遭异国,还让太监郑和组建了一支庞大的船队,在茫茫大海上寻觅未知的国度,所到之处慷慨抛撒金钱和丝帛,诱使他们来天朝拜贺。
金钱万能。朱棣的永乐一朝,22年间,陆陆续续来拜贺的外国使团有193批。
只要有外国来使,无论抱着何种目的,统统称之为“进贡”,以显示泱泱天朝的威仪。既是“进贡”,当然要有“贡品”,这些“贡品”包括土布、香料、药材以及狮子、长颈鹿等异兽。不过令人不解的是,这些“贡品”竟然是需要花钱买的,而天朝给人家的回礼却是免费赠送!
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大明帝国为了粉饰“盛世”,在“万国来朝”这出大戏上花费了多少银两,因为面对府库里堆积如山的陈年积货,一筹莫展的户部官员干脆一把火将所有的账目都烧为灰烬,省得后人翻查账目,骂他们败家。
明朝如此,之前的宋朝也不例外。北宋及至南宋,被辽国、西夏等挤压得偏安一隅、国运颓唐,羸弱的朝廷越发渴盼能够上演“万国来朝”这出大戏以找回底气和自尊,因此只要有外国来使,皇帝都欣喜若狂,立即下诏,不仅将“贡品”以高出市价数倍的价格照单全收,而且对来使赐宴,赐印绶、冠带、金银、彩缯,极尽奢靡慷慨之能事。
为了圆梦,由皇帝主演的这出自夸、自慰性质的华丽大戏,说穿了不过是一笔亏得底儿掉的买卖。这出戏的目的,一来是炫耀帝国的富足强盛,借以给自己打气贴金,二来是扬威于臣民,以使臣民产生一种虚幻的自豪感。为此,即使以巨大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为代价也在所不惜。
1793年,衰老的乾隆在避暑山庄接见并宴请英国使臣马戛尔尼。马戛尔尼对宴席的奢华感到震惊:“共上菜12道,每道上12个菜,总共144个菜”。那次酒宴的花销,足够当时一百个百姓一年的吃用。
据此,马戛尔尼在日记中写道:“清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间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假如来了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都完了。”
清帝国这艘破船在乾隆以后竟然又撑了一百多年才沉没完蛋,也许更令人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