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在乌克兰的军事计划,似乎推进得并没有预想的那么顺利。即使如此,美国和西方抛出的包括“金融核弹”在内的一系列制裁,似乎也没能击垮普京的战斗意志。在俄乌首次谈判无果、西方继续拱火的情况下,普京已下令让俄军按既定计划推进。看来不达到目的,普京是不会收兵的。很多人都认为,以俄罗斯有限的国力是不敢陷入持久战的。如果不能速战速决,随着西方的间接军事介入,包括组建国际“志愿军”帮助乌克兰作战,俄罗斯要实现军事目标和政治目标的难度,都会越来越大。但普京似乎并不那么着急。不管是对战事的推进,还是对西方制裁的反应,普京都显得非常镇静自如,在他坚毅的眼神里看不到一丝恐惧。面对这次世界大变局,普京为什么能如此气定神闲?是因为他麾下的百万军队?还是数千枚足以毁灭地球的核弹?实际上都不是。在美国人看来,他现在手里还攥着一张最大的牌——“中国牌”。普京的“宝”押在了哪?
其实,此次普京之所以敢动真格,主要是基于两个基本判断:第一,美国和北约不会军事介入。这个已经得到了验证,在俄罗斯开启军事行动后,拜登总统和北约领导人已公开宣称不会出兵乌克兰与俄军作战。普京总统很明白,现在美国的最大战略对手是中国,而并非俄罗斯,毕竟俄罗斯的综合实力根本无力挑战美国。所以,美国才会重返亚太,集中力量对付中国。也正是因为中国牵制住了美国力量,所以美国不会轻易军事介入乌克兰。那样无异于重返欧洲,是与美国的全球战略背道而驰的。对俄罗斯来说,只要美国及北约不出兵干预,拿下乌克兰就没有任何悬念。
第二,俄罗斯已获得中国的支持。这里所谓的支持,并不是指口头上的支持,也不是军事上的支持,这些俄罗斯也不需要。普京所需要的最大支持,其实是经济上的支持。普京既然敢打,就必然做好了承受西方最严厉制裁的准备。而俄罗斯的经济很脆弱,GDP总量还不如中国广东省,没什么科技产业,服务贸易也比较落后,主要就是靠卖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
如果西方特别是欧洲,削减进口俄罗斯的油气资源,切断俄罗斯与世界的经济和金融联系,那么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就很难支撑一场持久战争。美国在近二十年里为发动战争花了好几万亿美元,其中打利比亚花钱是最少的,耗费约5000亿美元。如果俄罗斯在此战中也消耗5000亿美元,那么这对俄罗斯来说将是一笔巨大的负担。因为5000亿美元相当于俄罗斯GDP的近1/3,这个比重非常惊人。如果受制裁影响,导致今年俄罗斯经济遭受重创,那么要拨出这项巨额的专款就更难了。
因此,普京要想体面的结束这场战争,大概只有两个最优选择:一是速战速决,以军事上的绝对胜利来推动政治上的胜利。二是稳定国内的经济,保证钱袋子不空,做好在最坏情况下——与西方陷入持久对抗中,不先自乱。但其实,即使俄罗斯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未来同样也要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毕竟西方的制裁短期内是不会取消的,欧美与俄罗斯对抗的局面也不会随着乌克兰战事的结束而结束。
所以,现在普京最需要的,可能不是飞机和导弹,而是钱。钱是赢得这场战争的最有力保障。那么,钱从哪里来呢?美国不会给,欧洲也不会,日本韩国也不会。放眼全球,也只有中国能支援俄罗斯的钱袋子了。中国是联合国五常中唯一没有制裁俄罗斯的大国,也是世界前十大经济体中除印度之外唯一没有制裁俄罗斯的经济体。虽然印度也保持中立,但是印度的国力有限,根本救不了俄罗斯经济。由此来看,普京早已把“宝”,押在了中国身上。普京的“中国牌”打得很准
如果将时间倒回到一个月前,我们就会恍然大悟,其实普京早就未雨绸缪做好了最坏的准备。就在发兵乌克兰之前不久,普京来了一趟中国。他趁着参加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机会,与中国共同发表了《关于新时代国际关系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联合声明》,这相当于一份加强中俄合作的纲领性文件。当然对俄罗斯最重要的是,普京此次来北京签了两个大单。一个是俄罗斯石油公司与中石油签署的石油订单,俄罗斯计划过境哈萨克斯坦向中国供应1亿吨石油,协议期为10年。如果按照现在的油价估算,这笔订单总量可达700亿美元以上。
另一个是俄罗斯天然气公司与中国签署的一份天然气供应协议,即俄方将从远东管道路线长期向中国供应天然气。在项目达到全部运力后,俄对华管道天然气供应量将增加100亿立方米,总量可达到480亿立方米/年。面对西方的制裁,普京如此淡定,原来是已经找好下家了。目前俄罗斯已经被踢出了“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这个制裁被称为是“金融核弹”,杀伤力非常大。这可能会导致俄罗斯规模居全球第四的6300亿美元外汇储备,无法正常使用。并且还可能在俄罗斯引发卢布贬值、通货膨胀等一系列危机。
但只要占俄罗斯经济大头的能源出口有了保障,西方抛下的这颗“金融核弹”恐怕就要威力大减了。并且,从去年6月开始,俄罗斯就在急于改变国家财富基金的结构,也就是完成“去美元”化。如今,人民币已成为中俄贸易主要结算货币之一,使用率超过17%。长远来看,只要中俄贸易能够绕过美元系统正常进行,再加上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粮食供给,那么西方制裁就只能遏制俄罗斯的发展,但困不死俄罗斯。
短期来看,此次危机也必将推动能源和粮食价格的上涨,这对俄罗斯来说也未尝不是好事。实际上普京打“中国牌”,早在2014年的乌克兰危机中,就试过一次了。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之后,西方也对俄罗斯进行了最严厉的制裁。当年5月20日,一个很甜蜜的日子,普京来到了中国上海,并与中国签订了一份价值4000亿美元的能源协议。
当时在西方看来,正是中国购买了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才让俄罗斯渡过了那年的危机。所以,后来还有媒体把普京2014年访华比作50年前的尼克松访华。在面对美国霸权的共同威胁下,中俄联手稳住了大局。对于俄罗斯来说,中国帮其度过难关,助其抵挡住了北约的进一步扩张。而对于中国来说,此次危机也迟滞了美国重返亚太的步伐,为中国的发展赢得了时间。大变局下的中国三大考量
8年后的今天历史重演,普京能再次打出“中国牌”,在于他深刻明白,中俄战略互助的关系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面对世界大变局,俄罗斯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俄罗斯。其中,中国愿意继续与俄罗斯“背靠背”,主要有三个考量:首先,中国对美国及北约有着历史夙愿。美国就不用说了,曾经制造过95年台海危机、2001年南海撞机事件等,包括现在无端干涉中国新疆、香港、南海、台海事务,都是对中国主权的冒犯和霸凌。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同样也欠着中国一笔血债。1999年轰炸南斯拉夫大使馆,导致3名中国记者死亡,让中国蒙受了巨大损失和耻辱。所以去年3月,华春莹还要北约不要忘记“他们还欠着中国人民的血债”。从感情上来说,中国曾经受到过美国和北约的实质伤害,对其没有任何好感。从道义上说,中国也明确反对美国和北约的一切霸道和侵略行为。所以中国愿意支持俄罗斯反击北约的扩张。
其次,中俄不仅是战略互助的关系,也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假如这次乌克兰在西方的支持下击败俄罗斯,那么北约就可以无止尽地东扩,并通过“围而不打、钝刀放血”的策略搞垮俄罗斯。北约收拾完俄罗斯后,下一个目标必然是中国。去年,北约就已经放出话来,说中国是北约的“系统性挑战”。很显然北约早已盯上中国了。基于此,支持俄罗斯在欧洲牵制住美国和北约,对中国来说是利大于弊。
第三,中国加大采购俄罗斯的油气资源,也有利于提高中国的能源安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能源需求也是节节攀升。为了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持久,中国有必要与能源大户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比如中东的伊朗和沙特,中亚的斯坦国,以及北方的俄罗斯。因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国家陆路相连,这让中国与这些地区国家的能源合作会更经济和便利。所以,加大与俄罗斯的油气合作,也是经济上的择优选择。
当然,能源作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也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就像欧洲国家,一直高度依赖俄罗斯的能源供应,结果一旦关系决裂,反而就会受到“断气断油”之痛。总的来说,不管俄罗斯如何打“中国牌”,这与美国打“中国牌”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前者是互利互惠的结果,而后者只是单方面损人利己的行为。“一个钱袋子,一个枪杆子”?
那么,为了反击美国打压,中俄会结盟吗?虽然中俄有着很多共同利益,也有着共同的对手,但中俄不会结盟,因为中国和俄罗斯有着不同的发展愿景。在一般人看来,中俄联手反击美国霸权,欧亚大陆是一个很好的试验场。因为这里不属于西方传统的所谓“自由主义民主”区域,也与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有着天然的分界线。而中俄正好可以利用各自的优势,加强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其中,俄罗斯可以利用自身在军政和外交方面的强大影响力,成为“欧亚安全与外交的主要代理人”,而中国则可以扮演经济领袖的角色。
一名美国《外交政策》的观察人士曾说:“中国将成为钱袋子,而俄罗斯将成为枪杆子。”就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法国担任欧洲的政治领袖,西德充当经济引擎一样。但这种说法也不完全准确。因为中国目前最关注的问题依然是经济发展,或者是如何解决国家的领土争端,包括实现祖国的大统一,这是中国的主要目标任务。至于区域外的影响力,这并不是中国追求的主要目标。
基于此,中俄在保持必要的战略互助的同时,也要坚持必要的和而不同。因为中国和俄罗斯作为世界大国,都有各自的发展战略,它们可能有交集的地方,也可能有不同的地方,如果将其捆绑在一起,就会为未来的两国关系埋下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