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京广路 “智慧隧道防火防洪…会思考、会说话 ,有人情味…..” 但是不会救人!!
到底死了多少人呢?? “会思考、会说话 ,有人情味”的智慧隧道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因为这是党国的最高机密啊!
目前抗洪救灾先进事迹表彰大会正在积极筹备中,界时将出现无数惊天地、泣鬼神的冻人事迹,全天朝14亿真假脑残们将被感动得痛哭流涕、如丧㛈妣!大会一定胜利召开、圆满结束!必须的!!丧事喜办,这是党的优良传统嘛,我党永远伟光正!!
另外,还要大力宣传欧洲这次洪灾为什么救灾不力?这表明资本主义已经没落了!资本主义一天天烂下去、涉贿主义一天天好起来……乌拉!
赶紧下车!赶紧跑!京广隧道被淹没前,一位好大哥的呐喊!
京广隧道牵动了无数人的心,最新消息称被淹车辆已全部拖出,至于遇难者人数,还有待官宣。而早在十年前,来自郑州市市政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的三位专家合作的一篇题为《城市交通隧道防洪排涝问题初步探讨 》的专业论文就预警了京广隧道是危险的。这篇专业论文发表于2011年7月第7期城市道桥与防洪;作者是王纪军,申国朝,王巨涛。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工程?它会有怎样的危险?上述提及的论文直接指出:由于该隧道距离长,埋深大(地面与隧道底板最大高差约9m),,隧道内配置有大量监控、通风、消防等设备,一旦大量雨水进入隧道,将不仅像一般的下穿立交积水一样,造成交通断行,机动车辆熄火、被淹,给市 民工作生活带来不便,造成财产损失,而且有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图为京广地下隧道工程位置示意图
论文的作者们认为,该隧道虽配套规划 、设 计 、建设有地面和隧道内雨水排放系统,但由于工程沿线的京广路与陇海路交口等周边区域为郑州市多年积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内涝严重;同时作为雨水排放系统出路的金水河、熊耳河等河道洪水位较高,防洪排涝主要问题突出,严重威胁隧道安全运营。 郑州市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同时由于京广铁路的天然阻隔,在陇海路与京广路交口处东约200m(地面标高101.15m)形成该区域(不包括陇海铁路立交)最低点,陇海路与京广路交口地面标高也较低为101.24m。由于自然地形地势及区域现状雨水系统排放能力的原因,雨季时西起金水河,东至陇海铁路、熊耳河西支,南起航海路,北至康复后街总计约 6.75km2 范围内雨水管渠收集不及的地面径流向地势最低点汇集,形成 较大范围积水。“若地面道路积水超过进出隧道出入口匝道反坡高度进入隧道,由于隧道内泵站抽升能力与地面道路雨水系统的排水能力相差近15 倍,隧道内雨水泵站将抽升不及,若隧道内积水,将严重威胁隧道安全运营。”
那么,郑州7.20暴雨洪灾时,大水为何那么快的倒灌进京广隧道里?上述提及的论文也早就做了预警。他们在论文中一致认为这是“更为不利的”。
根据水利部门很早编制的《京广路金水河桥防洪评价报 告 》、《 京广路熊耳河防洪评价报告》:金水河京广路桥处50a洪水位为103.46 m、熊耳河西支京广路桥处50a洪水位为102.77m;而隧道出入口附近地势较低(陇海路路口地面标高101.24m、永安街路口地面标高 101.65 m、中原路路口地面标高101.74m),均低于金水河、熊耳河西支50a洪水位。因此,“暴雨时,一旦金水河、熊耳河西支水位超过隧道出入口附近地面标高,地面雨水系统排水能力将完全丧失,严重时河水还会倒灌,严重威胁隧道安全运营。”
所以,为避免京广隧道因防洪排涝不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安全事故,专家们早在十年前就建言需要采取一系列工程及非工程措施,特别是要制定汛期预报与抢险应急预案:“加强对河道水位、地面道路积水、雨水系统排 放、隧道积水高度等情况的监控,市政排水管线、河道、隧道等不同管理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制定汛期预报与抢险应急预案。尽最大可能避免地面道路积水,减少外部雨水进入隧道的风险,同时采取在隧道内设置积水警戒水位,配置抢险提升设备,备用防洪砂袋等措施。一旦地面道路积水进入隧道,应及时关闭隧道,做好地面交通组织,做好隧道内人员车辆的疏散,避免发生安全事故。采取堆放砂袋或其他措施阻水,尽最大可能避免外部雨水再进入隧道,同时启动抢险抽升设备,避免因隧道积水高度升高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安全事故。”
郑州京广隧道暴雨洪灾事件再次说明:城市交通隧道防洪排涝问题形势严峻,涉及城区大片区域防洪除涝问题,影响因素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上述提及的论文作者们给出的主要对策是制定城市交通隧道防洪排涝标准、规范。应结合《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的修编及城市交通隧道现状,尽快制定城市交通隧道防洪排涝标准、规范。明确标准,做到城市排水、防洪、排涝工程相互协调和有机统一。同时,推广地下空间防汛影响评价制度,以及提高城市交通隧道防洪意识,使城市交通隧道防洪问题与防火、防爆等问题一样, 成为保障人民人身、财产安全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此次郑州暴雨洪灾,不能不说:既是天灾,也是人祸。天灾不可控,但务必要避免人祸。越是天灾,越要避免人祸(可以点击阅读)。气象部门五次红色预警,郑州主政官员和部门到底在做什么呢?
相比,近日来,网友们就高度评价洛阳对暴雨洪涝灾害的高度重视、预警和提前应对与准备的行动。(点击阅读:河南第二大城市躲过一劫,打脸了谁?)而早在十年前,就预警了京广隧道危险,但为何还没能避免悲剧的发生呢?
啪啪的打脸不?…
…太多值得深思和反省了。至少,多一点务实,少一点“吹牛”。特别是要正视到“防灾体制机制还有待完善”,“抗御大的洪涝灾害的能力还不足”,等等这些问题。唯有“刮骨疗伤”,才能避免下一个灾难的发生。
重点参考资料:
1,《城市交通隧道防洪排涝问题初步探讨 》,2011年7月第7期,城市道桥与防洪,作者是王纪军,申国朝,王巨涛。2,《兴水利除水害 保一方安澜——河南省治淮 70 年历程与展望》,2020年8月第8期第30卷,中国防汛抗旱,作者是蒋宇航,冯林松,田自红 ,杨惠淑,尹燕莉。本文作者:韦三水资深媒体人、财经作家与品牌策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