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40年代结束,历时近一个世纪的工业革命帮助英国最先完成工业化进程,建立起了五大重要的工业部门——纺织、铁路运输、煤矿、钢铁和机器制造。突然间获得的财富创造力,让英国在和欧洲大陆国家的竞争中迅速脱颖而出,成为欧洲的头号强国。在殖民时代末期,这压倒性的优势又转化为海上竞争力,英国挤掉了西班牙和荷兰,成为了海上争霸的执牛耳者。他的殖民地迅速扩大,遍布全球,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了黑夜和白昼,但无论太阳光何时射到地球的哪个角落,它总免不了照耀在英国的土地上,历史上唯一一个日不落帝国诞生了。
为什么是英国?这么一个孤悬在亚欧大陆块最西端外的偏僻小岛凭什么统治半个地球?论国土面积,他在欧洲也算小的,英吉利海峡对岸的法国都比他大;论金银财富,西班牙这个殖民主义老大哥两百年来从美洲抢来的财富比他多多了;论文化软实力,意大利有文艺复兴,法国有启蒙运动;论政治力量,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几乎控制了一半欧洲国家的王冠。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英国都不该突然成为世界的主宰。
但既然是既成的事实,不管其中的偶然的成分有多少,但肯定也是有必然因素的,努力尝试着去找到他们,才有可能一窥那盛世背后的全貌。
制度创新
中世纪结束后,欧洲所有的国家都是封建君主国,国王虽然执掌着管理自己领地的世俗权力,但所有国家在精神世界都接受同一种思想的管制——基督教,或者更准确的说应该叫天主教。在中世纪,天主教教皇的权力实际上是高于封建国王的,但随着15世纪文艺复兴的到来,普通人已经有了人文主义思想觉悟,宗教的精神控制力变弱,情况进一步发展到16世纪,城市中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改革掉天主教教义中繁琐的教规,建立适合各国家民族发展的”廉价宗教“。这场天主教自上而下的变革,在历史上称为”宗教改革“,他的最直接成果,就是促成了一种新的低配版的基督教,称为”新教“。
然而自罗马帝国灭亡后,天主教已经统治了欧洲千年,大大小小的封建王公无不和罗马天主教皇建立了根深蒂固的纽带关系。新教虽然有利于新兴城市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但对这些封建贵族并没有实质上的帮助,因此在统治阶级层面上,绝大多数欧洲国家的首脑都依然信奉天主教,最顽固的天主教王室以西班牙、奥地利和普鲁士的哈布斯堡王族为代表。
但情况在英国却有所不同,在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英国建立起了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联合专政的新体制,在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威廉死后王位传给信奉新教的安娜,安娜死后,又传给了汉诺威选帝侯妃索菲亚,她也信奉新教。这样一来,英国的王位始终都在新教手里,英国成为了一个新教国家,《王位继承法》同时还有诸多限制君主王权的条款,从此以后,英国建立起了君主立宪制。
君主专制改为了君主立宪制,英国率先具备了近代国家的特征。在限制王权的基础上,责任内阁制也在慢慢成型。1688年的光荣革命,辉格党人是主要的发动者,因此威廉上台后主要依靠他们执政,英国国王原有一个谘议机构,名叫枢密院,威廉从枢密院中选出辉格党的四名重要成员,经常和他们召开小范围的闭门会议,决定国家大事,这就是内阁的发端。在威廉当政时期,他自己亲自主持内阁会议。但到了1714年,继任的国王乔治一世不懂英语,而且他本人更加关心自己在德国的领地,也就不再出席内阁会议,而由一位大臣代为主持,这就有了首相。渥尔波就是英国的第一任首相。
首相和内阁成员都由下院多数党的成员构成,内阁也对议会负责,英国的近代议会制度确立了起来。英国议会更像是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新贵相互协调的产物,分上院和下院,上院席位都留给了贵族和高级僧侣,而且可以世袭;而下院席位则由选举产生,由于大资本家经常利用手中的财富优势贿选,因此得到下院议员席位的人实际上直接代表了资产阶级利益。
由此看来,英国的国政实际上已经掌控在资产阶级手中,他已经进化为一个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掌握了政权的资产阶级自然要求国家机器为自己运转,一系列的政策颁布出来,推行符合他们土地利益、殖民利益的措施。近代国家的建立,为工业革命扫除了绝大部分制度障碍。
农业革命
资产阶级专政后,土地资本家开始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18世纪,国会批准了地主阶层申请的两千多起圈地法案,涉及的土地面积达五百万英亩以上。
大规模的圈地运动造成了自耕农的快速消失。从17世纪末到18世纪末的一百年时间里,原本规模有18万户的自耕农消失殆尽。一方面,获得土地的地主垄断了农业生产资料,完成了资本的集聚,17世纪末,英国地主的平均耕地占有量为70英亩,到了1780年猛增到800英亩;另一方面,失去自耕地的农民丧失了生产资料,唯一的生存出路就是向土地资本家出卖劳动力,成为地主的附庸,或者进入城市,成为产业后备军,这又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失地农民成为产业工人,靠劳动力换来的工资购买资本家生产的产品,这又为工业革命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商业市场。地主们则利用集中的土地优势,开始革新耕种方式和农业技术,使农作物的产量大幅度增长,为城市发展和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粮食和原料。
大型农场经济的建立和自耕农的破产,成为了工业革命的先导。
自然科学的发展
18世纪,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工场内出现了精密的分工,工序也变得简单易操作,于是用机器替代手来劳动已经成为了可能。
但是手工业依然对人体的劳动依赖程度大,无法提高劳动生产率,而随着殖民地的增多和商业市场的扩大,对产品的出厂速度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迫使人们探索更多的代替人力的劳动方式,这为机器的发明提供了强有力的杠杆。
17世纪以来,英国的自然科学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而现在工场手工业的技术瓶颈又为科学理论找到了许多新的课题,反过来推动科学的发展。一些科学家通过实验和探索,把过去的大量知识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形成了成系统的理论,揭示了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波尔的化学理论都在这一时期成型,为工业革命提供技术理论支撑。
产业链条的相互催化
工业革命首先从轻工业部门展开。纺织业是第一个感受到新式生产节奏的产业。1733年,兰开夏的机械工程师凯伊发明了飞梭,把织布工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由于织布速度的加快,纺纱的速度明显就跟不上了,一个织布工需要6-8个纺纱工供给棉纱,出现了”纱荒“。
1795年,北郎卡郡的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将纺纱效率提高了16倍,以前一个纱工只能纺一根纱线,现在珍妮机一次可以带动16个纱锭工作。但纺纱效率的提高反过来有让织布效率显得低下,刺激织布技术的发展。
1785年,牧师卡特莱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将织布效率提高了四十倍。1791年,英国开始成规模建设水力织布机厂。
然而水力织布机也有明显的缺陷,那就是他的动力来源太不稳定,厂址必须选在河边,而且水力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可预测。枯水期或者结冰期水流量骤减,织布机长就得停工。面对新的问题,能源的开发又成为新课题。
1769年,瓦特把纽可门的蒸汽机加以改进,成为了发动力较大的单动式蒸汽机,1782年,他又在蒸汽机上加装了联动装置,成为联动式蒸汽机。这个发明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蒸汽机的发明解决了大多数产业部门的能源问题,为各种机械化大生产扫清了障碍,推动工业革命向纵深方向发展。
机器的大量制造,又提出了金属原料的需求,于是催生了产矿业的发展。生产产品的爆发式增长刺激着市场的扩大和全国化市场的联合,产品的跨地域运输,又要求在国境范围内建设快速便捷的运输系统,于是铁路应运而生。
各个产业部门的相互需求和刺激,最终让英国的工业革命呈现出繁花遍地的景象,终于带动了整个社会的大变革。
成因总结
由此看来,工业革命在英国的产生确实有一定的必然因素。由宗教改革继承而来的新的宗教观念帮助资产阶级逐渐掌握了国家的政权;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最前期的资本积累和自由劳动力;科学技术在17,18世纪的成就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知识储备;当这一切先决条件准备就绪后,社会化生产中的各大经济部门相互作用,互相促进,最终谱写了一篇改变人类历史的宏大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