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人民锐评”文章《马保国闹剧,该立刻收场了》。文章指出,放任“审丑”成为流行,让招摇撞骗大行其道,这本身就是对社会风气的伤害,特别对于尚缺乏判断力的未成年人,这是对价值体系的毒化。
文章全文如下:
以“浑元形意太极拳掌门人” 自诩的马保国,如今知名度蹿升。他今年5月在观众面前30秒内被击倒3次,他“武术”的“造诣”按说也都摆在眼前了,但最近他的雷人雷语却被热转,俨然要成为顶流“网红”。
从霸榜一些平台鬼畜区,到参加商业演出,再到接拍所谓励志电影,马保国已包装出相当的商业价值。
从他所谓的招数屡屡成为热梗,到马氏语言在网络热转,有人说这已然是“马保国现象”了。如果就是自己特立独行表演,谁也没必要特意关注,然而当其成为一种“现象”,而且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那就有必要审视一下这种现象背后到底是什么?
马保国的一些言行,实际上就是哗众取宠、招摇撞骗,说到底是一场闹剧。口口声声弘扬传统武术,实际上做的都是伤害传统武术的事。斥责年轻人不讲武德,他本身却毫无正大光明、谨言慎行、尊崇敬畏传统的武德。
对围绕马保国所发生的一系列闹剧,不是一笑了之那么简单。
如果靠哗众取宠就可以风生水起,靠招摇撞骗就能拓展商业版图,这是什么样的价值取向?
马保国背后的人到底想干什么?明眼人都清楚,无非就是商业利益。推波助澜、炒作放大马保国的一些互联网平台为什么?
无非是流量至上,背后还是利益。然而,无论平台还是资本,蹭热点、找卖点的前提,都是遵循公序良俗,是正确的价值观,否则就会沦为浅薄而拙劣的商业游戏。
人人都有习武的权利,也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可是如果背离武术精神,没完没了在公开场合信口开河,特别是编造经历,这就与江湖骗子无异。而这样的人受追捧,值得我们深思。不少人谈及马保国是揶揄和调侃,说他在舆论场中扮演被群嘲的角色,似乎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其实这还真不是什么“无伤大雅”,放任“审丑”成为流行,让招摇撞骗大行其道,这本身就是对社会风气的伤害,特别对于尚缺乏判断力的未成年人,这是对价值体系的毒化。
这场以马保国为主题的闹剧,该收场了。
真讲武德,马保国就应该从闹剧中抽身而退。对他背后的人来说,尽早收手更是明智选择,否则必定血本无归。
而对那些热衷流量、推波助澜的互联网平台,如果还有起码的社会责任感,就应马上停止再为这种“丑行”“闹剧”提供传播渠道。
同时,我们也呼吁有关部门,对互联网平台落实社会责任情况加强监管。社会各界共同呵护核心价值观,守住底线,别让闹剧再闹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