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人也。
霓裳羽衣舞绣罗
贵妃魂断马嵬坡
明皇饮恨无绝期
江山枉自付婀娜
—— 枫居散人
公元755年12月16日,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突然发动叛变。20万河北铁骑横扫中原,攻克二京,唐玄宗被迫逃亡蜀地。最终,这场可怕的叛乱持续了八年,给中国带来了极大的破坏,给人民造成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死伤。即使叛乱平定,河北藩镇也犹如一颗毒瘤,困扰了中国长达数百年。由此安史之乱,也被学者们称为华夏古文明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封建文明从鼎盛转向了衰落。安史之乱之前,唐朝正处于鼎盛时期,无论是经济、人口还是军事,都达到了难以超越的顶峰。然而兵多将广、国土广大的大唐,为何会惨败于区区20万河北叛军之手?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由于当时正值晚清,清政府完全意识不到这些文书的价值,导致大量国宝级的文字资料流失海外。其中有一大批流入法国,藏于巴黎国立图书馆之中。其中,一封早已失传的遗书引起了学者们的深切注意,它便是《封常清谢死表闻》。这篇文章补全了天宝末年安史之乱的历史,也有助于让我们明瞭,为何人数占据优势的唐军,会败给安禄山的三镇雄兵。封常清,蒲州猗氏( 今山西省临猗县) 人,唐朝名将,他识文断字且颇有智谋,成为安西节度使——夫蒙灵察的一员干将。
不久后,封常清又投到安西副节度使——高仙芝门下,成为他的一员侍从。其后,封常清跟随高仙芝在西域南征北战,屡立功劳。他逐渐由一员小小的稗将,升格为独当一面的节度使。老上司高仙芝转任河西节度使后,封常清继任为西域节度使,并独自出征大勃律,获得了巨大胜利。安史之乱时,朝廷紧急向西域、河西求援,于是封常清和高仙芝遂率安西、河西精锐赶赴京师,抵抗安禄山的进攻。由于军队人数不足,封常清在洛阳紧急征集了6万士兵。然而这些士兵不过是一些从没经过战场考验的市民,根本不是安禄山河北铁骑的对手。最终,封常清挡不住叛军的进攻,洛阳就此丢失。封常清残军与高仙芝部会师后,立即决定退保潼关,毕竟叛军士气正盛、锋锐难当。当时,安禄山的叛军虽然屡战屡胜,但所面临的局势却不容乐观。
首先,安禄山的大本营——河北非常不稳,亲唐的地方守吏在颜真卿兄弟的带领下,不断与叛军血战;其次,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和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在嘉山大破史思明部,切断了河北与洛阳的联系。封常清、高仙芝只要能利用潼关天险拖延叛军前进的步伐,郭、李二人就能直取叛军老巢范阳,失去后方支援的安禄山部只能不攻自破。对于这一点,封常清、高仙芝明白,郭子仪、李光弼明白,卧病在家的哥舒翰明白,甚至连站在敌对一方的安禄山、史思明也明白。然而可惜的是,唐明皇李隆基却不明白。他摈弃了封、高二人的正确策略,却选择了一条必败的道路——杀出潼关与叛军决战。边令诚,宦官,是唐玄宗派到封、高二人身边的监军,此人性格奸邪、刚愎自用,与两人关系极差。他见封常清战败,于是立即向唐玄宗进献谗言:“常清以贼摇众,而仙芝弃陕地数百里,又盗减军士粮赐。”
当时,唐玄宗恼怒于洛阳丢失,希望封常清和高仙芝能够立即收复东都。然而封常清与高仙芝却抗旨不遵,拒不肯出潼关,这让老而昏聩的唐玄宗更加怒不可遏。于是他立即听信了边令诚的一面之词,诛杀了封常清和高仙芝。
在临死前,封常清忧心国家,于是向唐玄宗呈交一封《谢死表》。在表中他仔细分析战局,希望皇帝能对整体局势有一个清晰认识,他说:臣之死后,望陛下不轻此贼,无忘臣言。即冀社稷复安,逆胡覆败,臣之[愿]足兵( 矣) 。仰天饮鸩,向日封表,愿为尸谏之臣,死作圣朝之鬼。若殁有知,必拟结草军前,回风阵上,列王师之旗鼓,平寇贼之戈鋋。生死酬恩,不任感激。臣常清无任,永辞圣代,悲恋之志。
在表中,封常清明知必死无疑,却仍然冒死“尸谏”,希望以自己的性命和鲜血让唐玄宗明白,绝不可出潼关与叛军决战。千载之下,读到这样字字泣血、披肝沥胆的文字,仍然令人震撼不已。
然而可惜的是,唐玄宗没有看到这张谢死表,封常清和高仙芝被无情诛杀。临阵处死大将,乃是兵家大忌。无奈之下,唐玄宗被迫起用在家中休养的哥舒翰。在唐玄宗的一再强迫下,哥舒翰在大哭一场后,被迫出潼关与叛军决战。结果在六月八日陷入叛军的埋伏,王师一败涂地,安禄山带兵杀入关中,唐玄宗被迫逃亡蜀地。在安史之乱中,伟大的盛唐一去不复返,中原地区白骨遍野,关中满目疮痍。藩镇割据、吐蕃南诏的内侵,成为困扰唐朝百年的痼疾。更可怕的是,曾经包容开放的唐人也变得不再自信,气质不再昂扬。而这一切,都是唐玄宗瞎指挥的结果。如果说安禄山结束盛唐的导火索,唐玄宗就是最直接的帮凶。
Total Page Visits: 786 - Today Page Visits: 1